学校确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化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和太极拳等六个专业为重点专业进行建设。为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推进专业建设特色化工作,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引领和带动我校相关专业和专业群共同发展,实现专业建设整体出特色、上水平,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重点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特色化)推进方案:
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到焦作市所有与专业有关的大型和支柱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资格证书、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条件、双师队伍组成以及校企合作进行教学工程、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教材建设、科研项目合作等工作,对方案进行修订细化后,按专业召开论证会,形成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从学校、院部和专业、专业教师三个层面上进行具体的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实施,整体推进。
重点专业建设以双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实习实训平台建设为支撑、项目科研引领为抓手、校企合作为方向,成熟一项推进一项,三年内完成建设目标,特色明显、效益显著。目的是培养优秀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品德高尚、职业素质优良、专业知识扎实、职业技能娴熟,具有自主就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有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可以从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编制、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管理、运行、维护、维修等工作。
专业特色:1)“学训一体、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主要就业岗位职责能力要求和工作任务的“基础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职业素质课程体系”相互交融的课程体系,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课程与职业资格证对接,实现能力分段递进增长。2)“项目运作、人才共育”的校企合作。引入合作科研项目,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和生产,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完整工作过程,突出对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厂中校和校中厂,学校与企业共同对在校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学校与企业共同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拓展,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3)“工学交替、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认知实训”→“专项实训”→“岗位模拟”→“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实施主线,将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职业综合训练和顶岗实习有机衔接,形成“职业认知能力→职业专项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就业岗位能力”的能力培养主线。
专业建设目标:三年后,达到全部教师具备“五证”, 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培养和引进9名以上“双师型”教师,双师比大于80%;更新和新建9个实验实训室,建立6个左右较为稳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建,满足每届200人的教学实训需要;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完成3-4门核心课程建设,完成所有课程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申报建设省级特色专业,建设2门校级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完成校企合作教材或双证教材6-7部;进行2-3个工种的职业鉴定或资格考试,学生毕业时人手一证;完成科研项目6项,组建科研项目团队3个,新建实训基地6个,师资培训18人,校企深度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建立学校为主体、社会各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组织体系;每年计划招生数达到200人,就业率达到95%。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化工一线从事化工职业岗位群生产操作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建立“产学研用一体、教学做赛合一、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互促”的教学模式,与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大赛相结合建立课程新体系,依托院士工作站、怀药工程中心、化工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转化平台,配合焦作市“全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的建设规划,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化资源综合利用,培养既会又懂知行合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利用多个上市的校外实训基地,丰富的化工产品,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利用本专业涉及的产品丰富,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点,让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自主创业。
专业建设目标:三年后,专业教师全部到企业实践锻炼培训一遍,实训设备能满足实训课程、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实践环节主讲教师基本上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并编写相应的校企合作教材,学生毕业时至少拿到两个职业资格证书,参加省级技能大赛2项,再建一个校级研究所和一个市级工程中心,信息化建设符合国家要求,招生每年达60人,就业率达95%。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踏实做人的态度和良好的敬业精神;能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及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预结算、建筑工程设计等工作,能够得到企业认可,家庭满意,就业顺利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一强三有”(职业技能强,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特色: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建立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专业课程的针对性设置和考核、评价模式的多样化,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练、做”一体化,“岗、课、证”相融通的专业特色。
专业建设目标:通过三年建设,建设完成一个智慧建筑云平台实训中心,专业教师全部到企业实践锻炼培训一遍,实训设备能满足实训课程、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实践环节主讲教师基本上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编写完成校企合作教材5部,全部14门专业课完成网络空间建设,完成2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获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2项,学生毕业时80%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IT行业职业素养的知行合一的人才,具有计算机软硬件基础、数据库与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计算机及嵌入式设备的售前与售后技术支持、网站及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应用软件及移动智能应用的设计与实现、嵌入式与物联网工程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取得算机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从事计算机系统应用、数据库管理与维护、动态网站开发、移动智能互联应用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特色: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以工学结合思想为指导,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能力技能培养为主旨,深入研究行业发展方向,积极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流行的计算机技术到课堂中来。并以服务于焦作市信息化建设为目标,以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为基础,将互联网+应用到各个领域;积极承办或参加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大赛,为学习优异的学生提供就业直升通道;丰富的社会实践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专业内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
专业建设目标:三年内建成2门校级MOOC和1门校级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所有课程都有自己的网络学生空间。专业师资总数量按师生比要求配备,通过引进、外聘和深造等方式,使得课程教师的数量和职称结构优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比例,达到省内示范专业数量和结构水平。选送骨干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一年以上,组建一支包括3名校级以上名师、2个校级以上教学团队和1个科研团队的优质的教师队伍。与企业发展深度的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同编写教材2部,共建2个实训基地,与一家企业实现订单式培养关系,保证学生毕业以后可以无障碍参与实际工作。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将达到570人以上,学生就业率达95%上以,毕业生双证书达95%以上。
专业培养目标:会计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专业努力培养具有会计核算、报表编制、财务分析和软件应用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能够完全胜任一般的会计岗位,可以熟练进行会计核算、财务软件操作、报税、财务分析等工作,能够较好地解决会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专业特色:两个融合,一个目标。两个融合是指课程与会计证书相融合、课程与会计岗位相融合。一个目标是指以培养会计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
专业建设目标:拥有专职教师12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硕士以上的教师要达到80%以上。外聘行业、企业教师达到4人,占专任教师的30%以上。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到80%以上。校内建设高水平财会仿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并建立四个校企合作基地。以科研项目“中小企业IPO财务制度规范性研究”引领专业建设。组织力量和企业合作编写《财务会计实训》等重要课程教材。学生的双证率达75%以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河南省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未来三年内,会计专业在校生维持在1500人左右,就业率达到95%以上。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未来3年内都要建立网络学习空间。会计专业努力建成一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专业培养目标:太极拳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体育需要的,职业能力强,具有创业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可以在社会体育范围中的商业健身与休闲、体育旅游、公益性大众健身及其相关领域中,从事太极拳健身服务、教学、指导、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有较强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围绕自行开发的四个套路以及我校太极拳英语教学,依托焦作太极拳发源地的优势,开展教学研产一条龙的教学与研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赛,锻炼和检阅教学水平,培养既具有较强的太极拳专业技术和理论又具有一定外语教学能力的新一代太极拳大师。
专业建设目标:三年后,建成四个实训室,培养双师型教师6名,培养校级教学名师2名,建设校级教学团队2个,引进6段以上太极拳教师4名,完善改造实训室2个,新建2个实训室,装修改造太极拳馆,更新部分教学设施,建设三门核心课程,所有专业课程建立网络学习空间,申报2门校级精品课程,努力建设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与企业或焦作市联合出版教材5部,组织太极拳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大赛,争取优异成绩。共建实训基地2个,组建科研团队2个,师资培养10人,订单式培养基地2个。三年后我院在校生争取达到370左右,学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各重点专业所在学院负责人要到焦作市所属大型骨干和支柱企业进行拉网式调研和对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职业需求、岗位需求信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确定企业所需职业资格的名称、内容和等级要求。
(二)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落实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对接
重点专业建设的目的是出特色,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重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是校企合作,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出专业特色。
(1)根据企业需求,结合职业资格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尤其是专业核心能力要求。
(2)根据能力要求确定核心课程体系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要包含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所有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确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
(3)对以上课程体系进行职业能力分析,要保证涵盖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标准的所有能力要求。
组织省内外职教专家、大企业代表、本校同专业的教授、博士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召开论证会,认真论证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包含培养目标是否与企业需求一致、能力模块是否能够涵盖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课程体系是否包含职业资格标准的所有内容;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是否能够实现能力模块的要求等。要保证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紧密对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科学、系统和完整。
(三)按照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确定实训条件建设方案
重点专业要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保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即要求校内外实训条件要与生产过程一致。
(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训课程和能力要求,明确需要哪些实训条件,要求按课程对应实训条件。按照已有、改造、新建三类分别标注。
(2)根据对应的实训条件,已有的设备与生产过程、与综合实训要求不符的,需要进行改造的实训条件,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
(3)新建校内实训条件,要严格按照培养目标及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实训条件规划,保证先进性和与生产过程一致的原则,原则上不再安排验证性的实验实训条件。
校外实训条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确定建立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有些结合紧密的大企业,也可以建立部分过程性实训基地。
实训条件设计时要考虑办学规模和保证满足所有学生实训使用的原则。
(四)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列出所有课程(包含实践教学环节)的任课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在安排教师时要兼顾校内和校外:
(1)理论课程以校内教师为主,实践类课程主要由“双师型”教师和校外企业兼职教师为主。
(2)校外兼职教师大于校内教师人数的25%以上。校外兼职教师要从焦作市与本专业有关的大型骨干和支柱企业中聘请,要相对稳定,落实待遇。
2.依据课程教师安排情况构建本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该专业的课程建设任务由专业教学团队中的主讲教师担任,并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3.依据教学团队建设要求针对性的制定教师引进与培养规划。校内教师主要到企业实践锻炼,要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兼职教师要进行聘任手续,制定兼职教师的分年度开展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艺术的培训计划。
4.依托本专业的兼职教师,对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兼职教师要真正参与专业建设。
(五)校企合作开展教学工程项目建设和科研项目团队建设
1.每个重点专业都要进行教学工程项目规划,做到有规划、有步骤,早培养、早突破,每个项目原则上都要由企业人员(主要是本专业的企业兼职教师)参与。
2.和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组建项目科研团队,发挥教授的带头作用,提高重点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相互融合,积极推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1.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双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手段建设等教学模式的建设。规划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案(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案);校企共同安排指导顶岗实习和实践教学;广泛使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
规划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慕课、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
专业骨干教师依托兼职教师,本着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教材和“双证”教材。
确定学生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名称和等级(建议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积极和所在行业以及劳动人社部门联系,创造条件在校内建立职业资格鉴定站,为学生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积极创造条件。
人才培养质量要由第三方评价,积极构建学校、企业、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招生规模。根据第三方评价结果,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动态调整,积极创造条件,在招生和就业方面尽可能多争取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推行现代学徒制办学,逐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1.在各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重新调整的基础上,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平台。
质量标准:各专业在企业开展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和企业合作的项目和企业人员名单后成立。
(1)建议改变教研室主任为专业主任,实行专业主任负责专业建设制度,大幅度提高专业主任的待遇,责权利明确,便于开展专业建设工作。
质量标准:将专业教研室主任改为专业负责人,公共课保留教研室;制定提高专业负责人尤其是重点专业负责人的待遇。(或第一批先确定六个重点专业负责人,成熟一个调整一个)
质量标准:从事专业建设的院部和教师,在教学工程项目、评职晋级、资金扶持等方面进行鼓励。
(3)制定鼓励院部和教师开展教学工程项目建设的政策。
质量标准:在教学工程项目的建设中给与建设资金和奖励,引导院部和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工程项目。
质量标准:保证兼职教师待遇不低于同类其他学校,保持兼职教师的相对稳定性。
质量标准:保证教师到企业实践待遇不低于在校工作的待遇,还要对企业实践加强监管,严格考核,真正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6)在各专业师资规划的基础上,制定重点专业优先的师资培训规划。
质量标准:保证三年内所有的专业教师培训一遍;专职教师主要到企业实践进修;兼职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手段的培训计划。
时间要求:本学期能够派出一批可以先行安排。2016年5月完成规划。
(7)在各专业实训条件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制定重点专业优先的实训条件建设规划。
质量标准:要保证建设方向的正确性,保证学生在校内完成基本的工程训练和技术技能实训要求;规划出校内和校外;校内按照新建、改造和补充完善规划;校外主要是实训基地规划,合作紧密的企业,实训条件允许也可以规划合作建设部分实训项目。按照三年进行规划,先易后难,投入少见效快的先进行建设。
(8)制定鼓励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引导政策。制定项目科研团队组建办法。
时间要求:2016年5月,报第一年的经费预算,同时上报3年的资金投入规划。
(11)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制度的调整(如顶岗实习管理、工学交替学生的管理)。
(13)将专业建设的任务进行学校重大科研立项,给予资金扶持。
(14)将每年的专业建设任务列入工作目标责任书,进行年度考核。
(2)参照国家行业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学校的专业教学标准模版。
质量标准:参照相关学校标准,制定我校的模板,指导各院部进行工作。
时间要求:2016年5月制定模板下发;6月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7月完成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建设标准的制定。
1.对重点专业现状进行认真的剖析,找出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不足点,为改革完善提供基础性数据。
质量标准: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剖析,写出分析报告。
2.各专业到所在行业及焦作市所属大型骨干企业、支柱企业进行调研对接、座谈,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2)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目标要求、专业方向等,通过调研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3)根据企业需求,确定本专业的职业资格名称、内容和等级。
(4)将证书课程融入课程体系,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5)师资聘任,聘请有意向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践环节主讲教师,构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6)遴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并择优推荐学校校企合作理事会成员等。
时间要求:2016年5月进行调研,并确定(1)-(8)项内容;5月中旬开始依据教务处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6月完成。
(6)制定实训条件建设规划(包含校内、校外;已有实训条件的改造方案、新增实训条件的建设方案)。
(7)制定专业双师队伍建设规划(包括培养和引进),要具体到专兼结合教学团队中的所有人。校内教师以到企业实践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以提高教学水平为主。 5月完成
(8)制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规划(含顶岗实习方案)。 6月完成
(10)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含网络学习空间、慕课、微课等)。 和信息化规划同步
(12)制定校企合作教材和“双证书”教材建设规划。
4.分专业召开专业建设方案论证会,对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等专业建设的所有内容进行认真论证。 6月完成
作为专业教师,主要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主讲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落实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因此要对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方法手段提出具体要求。
1.制定提高实践能力(双师素质)的规划,即到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具备双师素质。
2.制定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规划。
3.设计主讲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学实施方案,包含每个知识点的教学标准、教学环境(在什么地点上课?教室、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等)、考核标准等。
重点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容很多。要以双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平台、项目科研引领和校企合作共建为抓手,成熟一项推进一项,逐步深入,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同时对以上工作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和专业要进行具体的分工,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制定具体的落实办法,加强督导,确保重点专业建设高标准严要求运行,高效发展,快出成果。